约翰·伯格:《观看之道》

约翰·伯格:《观看之道》
Photo by Jakayla Toney / Unsplash

约翰·伯格,英国艺术史家、小说家、画家。1926年出生于伦敦,1946年从军队退伍后进入艺术学院学习。1948年至1955年期间以教画画为生并举办个人画展。1952年,他开始为伦敦New Statesman杂志撰稿,迅速成为英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艺术批评家。此后他的多部艺术专著问世,如《观看之道》、《看》、《另一种讲述的方式》等。他还写小说,《我们在此相遇》,名篇G.(1972)曾获英国布克奖及詹姆斯·泰特·布莱克纪念奖。最近20年间,约翰·伯格一直隐居在阿尔卑斯山脚下的一个法国小村庄中,他被这种面临消亡的传统山区生活方式吸引。2017年1月2日,约翰·伯格在巴黎郊区的家中去世,享年90岁。

第一集:原作与复制品

欧洲传统绘画诞生于十五世纪、衰落于二十世纪,约翰·伯格对传统绘画的一些既有假设提出疑问——我们如今(二十世纪后半叶)应该怎么观看绘画?现在的人们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在观看绘画,若能理解这种观看和观看背后的原因,就能了解我们自身以及所处的时代。很多人认为看是一种普通的方式,但实际上大多数时候我们的观看是基于长期形成的习惯和传统,我们观看绘画或其他事物的方式并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

欧洲绘画传统中以“透视法”为核心——即以观看者的目光为中心,统摄万物。“透视法”使得人的眼睛成为所看世界的中心。但人类的肉眼一瞬间只能停于一处,只有在运动中才能观察和认识外在的世界。随着照相机的发明,我们观看事物的方式发生了改变。那些不在我们眼前的东西,我们也可以看到,我们甚至可以看到全世界的影像。传统时代我们的眼睛是所观世界的中心,但现在镜头成了主角。

“我是一只眼睛,一只机械的眼睛。我用我独特的方式观察这个世界,我可以把它展现给你。我完全从人类无法移动的视角中解脱出来。我在不断地运动,我凑近各种物体,我在它们底下爬行,我同奔跑的马并驾齐驱,我与上上下下的人类共同升降。这就是我,这就是机器,在混沌的世界中操作,以最复杂的运动方式记录着一幕又一幕。我从时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我可以协调宇宙中的任何一点,我主宰着他们的站位。我的出现引起了人们对于世界崭新的认识,因此对于这个未知世界,我用一种新方式为你解读。”——1923年的照相机宣言

摄影技术改变了我们观看到的内容,也改变了我们观看的方式,同时也决定性地改变了长久以来的绘画传统。

1. 用摄像拍摄绘画时,可以通过改变绘画的大小和它所在的位置,从而改变绘画的意义。

2. 绘画的意义不再独一无二,它变得具有传播性。它和每天看到的新闻一样,变成了某种信息。

3. 照相机让艺术品广泛传播,增加了艺术品的意义,同时也摧毁了作品的唯一性。艺术品有得也有失。绘画最重要的特质是它们本身是无声和静止的,而正是这种无声和静止使得一幅画光辉夺目,而在机械复制时代,这种光辉被夺走了。

“It's as if the painting, absolutely still, soundless, becomes a corridor, connecting the moment it represents with the moment at which you are looking at it, and something travels down that corridor at a speed greater than light, throwing into question a way of measuring time itself. Because paintings are silent and still, and because their meaning is no longer attached to them, but has become transmittable, paintings lend themselves to easy manipulation. They can be used to make arguments or points which may be different, very different, from their original meaning. And because paintings are essentially silent and still, the most obvious way of manipulating them is by using movement and sound.”

4. 绘画的意义在摄影时代很容易被篡改。通过镜头的移动、音效(音乐和节奏)、旁白以及观看顺序的调整等,绘画的意义可能完全被改变。

5. 艺术专家让艺术品变得“神秘化”,通过各种专业术语的轰炸,假大空词汇的吹嘘,让艺术变得晦涩。儿童没有受到影响,用他们自己的经验直接和画作产生联系。

约翰·伯格在《观看之道》的第一集中的诸多观点来自于“欧洲最后一名知识分子”——德国批评家与哲学家怀特·本雅明。本雅明在其代表作《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对技术革命引起的机械复制技术进行深度剖析,他对于早期绘画等艺术形式和大众传媒时代的传播媒介进行了富有哲学意义的评析,极具颠覆性,在西方思想界的影响越来越大,并成为大众文化研究的理论开创者。

第二集:裸像与女性

“男人渴望女人,女人希望自己被人渴望,男人注视女人,女人注意自己被别人观察。女人经常遇到关注的目光,如同一面镜子,提醒着她们自己的外观如何,应当如何,每一次注视背后都是批判。一个女人身边总有人相伴,除了自己独处的时候。即使独处,她也与自己的形象相伴,当她走过一个房间时,当她在父亲葬礼上哭泣时,无论走路还是哭泣,她的行为必须符合她的形象。从她小时候起她就被告知,要不断地审视自己。她必须审视自己的身份和行为。因为别人的看法,特别是男人的看法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是衡量她生活是否成功的标准。”——关于女性观看与被观看的一段独白

在欧洲的特权文化中,女性被当成一种景观,一种被观看的景观。通过研究欧洲传统绘画中的裸像,即裸体画,我们可以看到女性是如何被观看的。裸体画是什么?肯尼斯·尼克拉说:“裸像只是脱光衣服。”他宣称裸像是一种艺术。但约翰·伯格认为,裸体(nakedness)指代的是你自己,但裸像(nude)指的就不是你了,它指的是你脱光后变成被观看的景观。裸体是自我解放之道,代表着自由和不受束缚以及回归本真,但是裸像却成了一件展览的展品,身体变成了被观看的对象。在裸像中,一般把绘画对象看成一个物品,欧洲油画中的裸体并不像是希腊罗马古典艺术中那么自然,在欧洲油画中,裸体成了一种供穿着衣服的人观赏的景观。女性在这样的文化体系中,一方面被别人观看,另一方面她必须观察自己和自己的行为。所以构成女性身份的两个因素,“观察者”和“被观察者”,既有联系又截然不同。由于女性需要依靠别人的注意生活,这决定了大多数的男女关系,也决定了女性的内在关系。在欧洲的裸像艺术中,画家、观赏者以及收藏者通常是男性,而裸像往往画的是女性。这种不平等的关系深深植根于整个西方文化,也建构和影响了当时大部分女性的心理。女性以男性对待她们的方式来对待自己,女性自己像男性一般审视自己的女性气质。


第三集:财产与艺术

“我们观看,我们购买,我们拥有,我们消耗再出售,或者送人。大多数时候我们会留着。我们观看,我们购买,我们收集贵重物品,但最贵重的物品变成了油画。”——画外音

油画在今人看来是一种艺术形式,但是在最早期的时候,油画实际上是一种财富、地位和统治阶级的象征。油画描绘的是现实中买得到的东西,将一个东西画在画布上,像是直接拥有了它,然后把它放在家里。油画中的物品通常描绘得很真实,和外面的商品几乎一模一样。购买油画,也意味着买下了油画中的东西。早期传统的艺术作品是财富的象征。油画代表的正是这种被强大的购买力承认的财富。画作在视觉上为了表示这种物有所值,绘画质感表现得和真物一样。同时油画的内容实际上并不是很重要,油画最想传递的是画中的某种关系这种关系代表了统治阶级的身份认同和加强

油画中最高的层次是历史或神话作品。一副希腊或古代人物画,实际上是为了装点观赏者和收藏者已有的经验。在这类油画面前,看画的主人看到理想的人物形象,可以让他感觉到自己的高贵身份。风俗画描绘的是下层生活,与神话作品相对,但是能够证明,这个世界上的道德,来自于社会上或财务上的成功。发达者是诚实刻苦工作之人,无用的人则什么都没有——这种认知的假象被描绘在了风俗画中。

作者点评:在21世纪的今天,奢侈品的购买和上个世纪油画的购买如出一辙。只是贵重物品由油画变成了豪车、别墅、游艇、珠宝、爱马仕的包等。现在的有钱人通过购买那些奢侈品,是想购买那些高端精细的设计做工和纯手工背后代表的价值,通过赞美其工艺,认为物有所值,通过穿戴、使用和出行这样的方式炫耀、增强和巩固自己富人阶级的形象。


第四集:广告与艺术

这个时代充满了如此多的密集的视觉信息。刹那间的一瞥,这些信息可以刺激我们的想象力。广告只存在于瞬间——翻开书页时、转过街角、车辆擦身而过时,广告映入我们的眼帘。这些图像或影像属于瞬间,却指向并影响我们的未来。

广告建议我们每个人以多多购买来改变自我或改变生活。广告告诉我们只要多消费,就会更富有——但实际上花完钱后我们变得更穷。广告是如何说服我们追求它所提倡的改变呢?广告作用于人类享乐的本性,但实际上并不能提供具体的享乐用品,它针对未来的买主,向消费者们提供一种依靠购买商品就能造就富有魅力的自我形象。这种广告提倡的通过购买就可以获得和转化的形象,令消费者羡慕。消费者之所以想要获得这样的有魅力的形象,根本原因在于他喜欢被别人羡慕。因此,广告的核心并不是物品,而是人际关系。它所宣传和许诺的那种享乐,归根结底是一种快乐——一种由外界判断的快乐,一种来自于外界羡慕而产生的快乐,这便是魅力。

广告除了利用油画的艺术手段去宣传,也利用性欲推销各种产品和服务。拥有购买力就能够拥有吸引异性的能力,这是广告的潜台词。广告推销的那种幻想,那种通过看——买之间的关系进行生效的幻想,来自于社会上普遍的妒忌和羡慕情绪。“购买”“获得”这些行为,取代了其余一切行为,一个只承认购买力的时代,使得人类其他的诉求全部屈居于这一力量之下。让·鲍德里亚在其《消费社会》中早就道出了这些营销手法背后的依据。在为消费的意识形态所主导的社会里,“物以全套或整套的形式组成”,而这些“物”无非是大大脱离了使用价值的“符号”,“富有”其实只是幸福的符号的积累。

这个系列从考察欧洲油画的传统开始,止于今天对广告的观看,约翰·伯格使用了很多现代的技术手段来说明:艺术作品(尤其是视觉艺术)永远如镜鉴一样忠实地反映着社会意识形态,“看”与“被看”无法脱离作品所潜藏的政治性,尤其是有关“男权”、“物权”与“消费”等等现象。让我们以约翰·伯格在纪录片中的最后一句话结尾:“What I've shown and what I have said like everything else that is shown or said through these means of reproduction, must be judged against your own exper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