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主义的电影情节

西方现代主义的电影情节

西方现代主义电影包括甚广,从上世纪20年代中期的先锋电影、50年代的新浪潮,到60年代的安东尼奥尼、戈达尔派,都可以囊括在内。但是,西方现代主义电影却有一个共同的最基本特征,便是对传统的情节的否定。

西方现代主义电影主张以非理性的直觉、本能和下意识来体现创作者的“自我”。他们不把情节作为电影的基本结构,而是采用了适宜于非理性的主观想象任意跳跃的非情节的模式。法国现代派电影导演特吕弗说,他信奉“非连续性的哲学”。

西方现代主义电影情节是以其哲学观为基础的。他们从自我出发,从非理性的观念出发,割断了人和社会的联系。他们否认客观世界发展规律性,否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在他们看来,没有规律、逻辑和因果联系的事件才是真实的,而有逻辑的情节反而是违背生活真实的。

以上世纪50年代后期西方电影受意识流小说的影响而兴起的所谓“流”的电影为例:

“生活流”电影:

直接记录“生活的流动”
这种影片要求“按照生活原来的样子”去记录生活,对于所描写的对象不作任何思考和概括,也不作任何评价和分析;认为应该由观众自己去得出结论。

在艺术上主张用事件的无逻辑组织去代替或打乱有逻辑的情节结构,造成这类影片是根本排斥情节的。在“生活流”电影中,时间的联系被打断了,世界上的一切似乎都处于分崩离析之中。

“生活流代表作品”:

《奇遇》《喊叫》—— 米开朗琪罗·安东尼奥尼(意大利)

《四百下》—— 特吕弗(法国)

“意识流”电影:

直接表现“意识的流动”

这种影片主张以非理性的意识流动构成影片的内容。所谓“非理性的意识”,是指一种不清醒状态的意识活动,如梦、幻觉等都是。意识流电影即是由一连串彼此毫无联系的回忆、幻觉等景象的流动所构成的影片。

正因为这类影片在内容上市颠倒、错乱、无联系的,所以,在情节上也表现为”用非理性的意识活动“来代替或打乱有逻辑的情节,使得这种影片也是根本排斥情节的。

“意识流代表作品”: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阿伦·雷乃(法国)

这部影片的编剧是法国“新小说派”的主将阿伦·罗勃-格里叶

总结

“生活流”和“意识流”,一个标榜“客观性”,一个强调“主观性”。前者反映及其琐碎、偶然的不带有生活客观规律性的东西,后者反映由下意识所产生的混乱的世界视像。但两者殊途同归,都是排斥情节的,都是令人费解的。正如美国电影理论家斯·梭罗门所说:“现代主义对电影叙事所持的态度是反映了现代的人生观:人生无结构而言,所以表现某些有趣的现代人生活中的现代精神的影片也是无结构的。”

西方现代主义电影大师:

费里尼、安东尼奥尼、特吕弗、夏布罗、马勒

本文内容的参考书籍:

《电影编剧学》—— 汪流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