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A collection of 13 posts
约翰·伯格:《观看之道》
影评

约翰·伯格:《观看之道》

约翰·伯格,英国艺术史家、小说家、画家。1926年出生于伦敦,1946年从军队退伍后进入艺术学院学习。1948年至1955年期间以教画画为生并举办个人画展。1952年,他开始为伦敦New Statesman杂志撰稿,迅速成为英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艺术批评家。此后他的多部艺术专著问世,如《观看之道》、《看》、《另一种讲述的方式》等。他还写小说,《我们在此相遇》,名篇G.(1972)曾获英国布克奖及詹姆斯·泰特·布莱克纪念奖。最近20年间,约翰·伯格一直隐居在阿尔卑斯山脚下的一个法国小村庄中,他被这种面临消亡的传统山区生活方式吸引。2017年1月2日,约翰·伯格在巴黎郊区的家中去世,享年90岁。 第一集:原作与复制品 欧洲传统绘画诞生于十五世纪、衰落于二十世纪,约翰·伯格对传统绘画的一些既有假设提出疑问——我们如今(二十世纪后半叶)应该怎么观看绘画?现在的人们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在观看绘画,若能理解这种观看和观看背后的原因,就能了解我们自身以及所处的时代。很多人认为看是一种普通的方式,但实际上大多数时候我们的观看是基于长期形成的习惯和传统,我们观看绘画或其他事物的方式并不是自然而然发生的
13 min read
特吕弗的“安托万”系列
影评

特吕弗的“安托万”系列

【特吕弗之安托万系列】特吕弗一共就安托万的成长拍了五部电影,除了《四百击》外,从《20岁之恋》《偷吻》《床与板》到1979年的《溜掉的爱情》,前后长达20年。我们如同特吕弗,一起在这些电影中随着安托万成长,看着雷欧从小孩变成大人,这在世界电影史中也不多见。 选自《法国电影新浪潮》焦雄屏 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版) 童年•自传•安托万五部曲 安托万系列使特吕弗能结合他一贯坚持的“教育”和“艺术”两大主题,他与雷欧相互的艺术经验对他们俩都达到了教育的意义。安托万的电影系列我们并不能孤立来看。《四百击》和其他新浪潮电影一样,并没有明显的开端及结束,电影始于巴黎街景,接着由安托万的家庭及学校生活点滴,涓涓细述到安托万不被人谅解、残忍地被送进感化院。片尾安托万逃出感化院,一路奔向海边,画面冻结在安托万面朝镜头的凝视。许多影评研究过这个“不是典型戏剧的结尾”,大抵认为安托万的冻结凝视意义相当“含糊”(非否定之义)。安托万挣脱了一切束缚逃向自然,画面却由移动镜头一下变成凝固镜头画面。这种由流动到戛然而止的画面,使安托万的自由及束缚间产生许多张力。
3 min read
安东尼奥尼《夜》
影评

安东尼奥尼《夜》

夜 La notte (1961) 本片获1961年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导演: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编剧: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 恩尼奥·弗拉亚诺 / 托尼诺·格拉 主演: 马塞洛·马斯楚安尼 / 让娜·莫罗 / 莫尼卡·维蒂 / 伯恩哈德·维基 / 罗西·马扎库拉蒂 这是发生在米兰的一对夫妻的故事。Giovanni Pontano(马塞洛•马斯楚安尼 Marcello Mastroianni 饰)是一个有名的作家,他有一个美丽的妻子Lidia(让娜•莫罗 Jeanne Moreau 饰)。他们来到医院看望身患重病的朋友Tommaso,Tommmso对Giovanni的新书赞不绝口,然而疾病给他带来的疼痛让他十分痛苦。Lidia无法忍受看着这样一个病人,先离开了,Giovanni却被一个女病人所引诱。Giovanni再次见到Lidia时,两人间的气氛显得十分异样。两人先是去参加了出版社举办的Giovanni的新书发布会,
7 min read
斯派克·琼斯与《改编剧本》Adaptation. (2002)
影评

斯派克·琼斯与《改编剧本》Adaptation. (2002)

关于《改编剧本》 导演: 斯派克·琼斯 编剧: 苏珊·奥尔琳 / 查理·考夫曼 主演: 尼古拉斯·凯奇 / 蒂尔达·斯文顿 / 梅丽尔·斯特里普 / 克里斯·库珀 / 玛吉·吉伦哈尔 女记者苏珊(梅丽尔•斯特里普 Meryl Streep 饰)采访了一个因酷爱兰花,经常偷采兰花而满身官司的“采花贼”,并将此人的故事加工成了传记小说《兰花窃贼》。不久,好莱坞某电影公司将这本书的改编权买了下来,并请来了颇负盛名的改编人查理(尼古拉斯•凯奇 Nicolas Cage 饰)来将它改编成电影剧本。 无奈查理已江郎才尽,他绞尽脑汁都无法完成《兰花窃贼》的改编。查理无奈之下只好向原作者苏珊求助,但性格内向的查理见到了美艳华贵的苏珊竟紧张得说不出话来。他只好叫来了对编剧极感兴趣并想涉足其中的弟弟唐纳德来帮忙。 兄弟两在改写剧本时历经了一系列曲折。查理突发奇想,
7 min read
是枝裕和与《小偷家族》
影评

是枝裕和与《小偷家族》

《小偷家族》获得「戛纳金棕榈奖」 《小偷家族》是日本电影第五次夺得戛纳金棕榈奖,是枝裕和也成为继黑泽明、衣笠贞之助、今村昌平之后,第四位获得这一殊荣的日本导演。其实,入围今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日本导演除了是枝裕和,还有一位导演,滨口龙介(《夜以继日》)。这些年,日本电影一直备受戛纳电影节乃至世界三大国际A类电影节的青睐,像是枝裕和,不仅在2004年凭借无人知晓让时年14岁的小主演柳乐优弥成为戛纳历史上最年轻的影帝,2013年后执导的几乎每部影片(如父如子,海街日记,小偷家族)都被戛纳或威尼斯钦点参与主竞赛单元角逐。 日本电影变革 日本电影能够获得青睐,与其高水准的艺术质量有直接关系。在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日本影坛受到世界影坛变革的激荡,大师辈出,在电影方面成为整个亚洲最重要的区域,对亚洲电影的整体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像之前获得金棕榈奖的衣笠贞之助、今村昌平和黑泽明,基本都是上世纪60年代培养出来的。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拍电影的是枝裕和,既继承了日本电影温情派,如小津安二郎电影的传统,其电影语言还受到了台湾电影侯孝贤的极大影响,融入中国的东方美学,无论议题提炼还是其
4 min read
现代人的困境—从精神分析视角解读《儿童法案》
影评

现代人的困境—从精神分析视角解读《儿童法案》

关于《儿童法案》(The Children Act): 电影《儿童法案》改编自英国当代著名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同名小说。电影围绕女法官菲奥娜的家庭和职场两条线索展开,为观众呈现了一桩桩宗教与法律相抗衡的案件。本文通过对这两条线索的梳理和分析,论述资本主义社会现代人所面临的生存困境。 麦克尤恩的小说创作在文学评论家的眼中历来都以刻画平凡人物的情感事件勾连人性见长。电影和小说的叙事内容之间的差异微乎其微,但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小说在出版后仅三年就搬上了银幕,而麦克尤恩此前的作品如《在切瑟尔海滩上》或是《赎罪》都时隔数年才被拍摄成电影。除了《儿童法案》这部小说的可改编性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其叙述主题—即描述现代人的生存困境,而这一主题也是当下电影创作的一种潮流,两者可谓一拍即合。 在深入分析之前,我们先来看下这部电影的剧情简介: 声名显赫的高等法院法官菲奥娜,她和教授丈夫杰克的婚姻来到破碎的临界点,而一项棘手的案件又摆在她面前:是否应该强迫一位未满18岁、拒绝接受输血治疗的白血病患者活下去?菲奥娜前去医院探望患病男孩亚当,这起谈话带给了两人深远的影响,不仅让亚当产生全新的强烈感受,也将菲
10 min read
电影《煤气灯下》— 心理控制与被控制
影评

电影《煤气灯下》— 心理控制与被控制

关于《煤气灯下》(Gas Light): 美国1944年影片。英格丽·褒曼主演,并以此片获得第17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剧情】 美丽少女宝拉,转角遇到爱情后,终于淡忘了数年前姨妈被害的惊痛,与新婚丈夫一同搬进了姨妈留给她的伦敦的老房子。宝拉自幼失去父母,由姨妈养大。姨妈曾是成功的歌唱演员,红极一时,多年前遇害时,宝拉在楼上听到声音,匆忙下来,只见到她倒在血泊中。案子一直没有破,这房子已经尘封多年。 宝拉无意中发现了姨妈被杀前两天别人写来的求见信,信被丈夫猛然夺过,说想让她忘记惨痛的过去。而后,一系列怪事开始了。宝拉不知怎么弄丢了丈夫送她的胸针;家里墙上的一幅小画莫名其妙几次被人移到楼梯角落——家中除了夫妇俩,总共只有一个年轻女仆,一个年老耳背的女佣,那两人都发誓没有动过,宝拉也觉得自己没有,可是这类事情一多,她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记忆……丈夫要安静作曲,每晚外出;之后家里的煤气灯忽然变暗,按理说是有人开了瓦斯,可是家中女仆谁都没有这样做。更让宝拉心惊胆寒的,是在卧室里听到楼上的脚步声。而家里的小阁楼堆积着姨妈的遗物,从她搬进来,就封死了。她不敢出门,越来越怕自己心智失常。 一
6 min 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