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朗格的"梦境说"

苏珊·朗格的"梦境说"
苏珊·朗格(Susanne K.Langer,1895~1982)

德裔美国人,著名哲学家、符号论美学代表人物之一,E·卡西尔的门徒,先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等校任教,主要著作有《哲学新解》《情感与形式》《艺术问题》等。

《感受与形式(自哲学新解发展出来的一种艺术理论)》是20世纪西方符号学美学的代表作,分艺术符号、符号的创造、符号的力量三个部分探讨了作为感情表现符号的艺术问题。作者把艺术问题、艺术符号上升到哲学的角度,着重探讨了音乐,舞蹈,文学,戏剧等艺术符号、艺术符号的表现力以及作品与观众的联系等问题。

"梦境说"

电影观念从爱森斯坦的“画框论”、巴赞的“窗户论”、麦茨的“镜像论”到苏珊·朗格的“梦境说”,几经更迭。上一篇文章我们已经讲过前三种理论,今天就来说说苏珊·朗格的"梦境说"。

电影界一直有一个说法:电影满足人们梦幻的欲望。这个梦幻,既包括白日梦(清醒时候的幻想),也包括睡觉作的梦。电影的创作和其他艺术创作一样都和梦幻有联系,好莱坞就被称作“梦幻工厂”。苏珊·朗格认为:“电影与梦境有某种联系,实际上就是说,电影与梦境具有相同的方式。”这种美学特征,与我们所观察的事物之间的这种关系构成了梦的方式的几个特点,电影采用的恰恰是这种方式,并依靠它创造了一种虚幻的现在。

苏珊·朗格说,戏剧是“虚幻的未来”——舞台布景是造型幻象,背景音乐是时间幻象,戏剧工作者为着“创造命运的象征”而工作,在对命运的分析中,在对死亡的种种揣测中,人们用复活、轮回和超升种种的托词来安慰自己,却总是逃脱不了必死的命运。人们寻求种种刺激和紧张的经历,甚至在舞台上重现这样的冒险活动,已经是把命运看做是前定的未来。

电影是“虚幻的现在”,她从梦境说起,认为梦境最值得注意的外在特征就是做梦的人总是居于梦境的中心,梦也是我们现实生活的变态反映,但是无论如何变化,都是以生活经验作为基础发生的,电影也是如此,是一个统一、变化、连续发展的幻象,是对现实生活的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