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ber ZHANG

Amber ZHANG

Beijing
电影理论与批评路径:意识形态批评
电影理论

电影理论与批评路径:意识形态批评

“意识形态批评” “意识形态批评”是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最重要、也是最富于活力的电影理论与批评路径之一。它有效地将欧洲的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传统、后结构主义、电影的文本细读方式结合在一起,成为某种使电影批评介入社会现实变更或社会斗争的方式之一。 意识形态·政治·社会 在电影理论自身的脉络中,所谓意识形态批评大致有两种理论渊源和实践趋向。其中之一,是建筑在著名的结构马克思主义者阿尔都塞的重要论文《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之上的思考和批判。它侧重于通过电影文本去发现所谓“讲述神话的年代”的政治和文化变迁,通过文本细读的方法,把某些特定的文本视为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运作的政治神话。其二则源自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葛兰西关于“霸权”的论述,并通过对电影文本的考察,揭示某种社会霸权理论何以形成并获得确认。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 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区别于国家机器,它是非暴力的,隐蔽和象征性的。一个暴力的权力机器能够成功运转,很大程度上要依赖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提供的某种令人信服的“合法化”表述,它不仅说明统治者的统治是天经地义的,而且说服被统治者接受自己的地位和命运,尤其是那些不
7 min read
影视文学写作:情节与结构
创意写作

影视文学写作:情节与结构

一个完整统一的剧本,从理论上可以分解为诸如人物、情节、类型等多种元素,命名这些元素,会形成一个个概念,虽然枯燥的概念有可能让生动有机的文学和影视作品变得支离破碎,但是不用这些概念,我们就失去了表达的工具,讨论就无法展开。这篇推文主要讲下影视剧本的情节与结构! 关于情节 在影片中,一个完整的事件或者一串相关的事件往往被逻辑地分解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若干片段,我们称之为情节片段,这一事件的进展过程我们称之为情节的发展,这一系列具有内在因果关系的事件及其发展过程就是情节。 情节是个比较笼统的概念,在具体作品中所指可大可小,其中最小的情节单位是“节拍”,即角色之间通过动作、眼神、对话等实现的一次行为交流,一旦动作出现明显的变化,即进入下一个节拍;稍大些的情节单位是“场景”,即由若干节拍构成的在一个相对统一的场景里发生的动作单元;若干场景构建为“段落”,段落的转移变化,即某一段落结束,新的段落开始,往往意味着人物命运发生了较大变化;若干段落构成更大的结构单位“幕”,幕往往以一个高潮场景为顶点,此时人物命运发生重大转折,具有较强的冲击力,一般来说,一部电影作品由三~五幕构成。 关于结
5 min read
分场景剧本格式
创意写作

分场景剧本格式

常见的剧本格式通常有三种,文学剧本、分场景剧本、分镜头剧本。而其中分场景剧本是目前影视界编剧最常写的剧本类型~本推文主要介绍下分场景剧本格式,以及电影《孔雀》和《那山那人那狗》的剧本节选,以供学习者交流学习! 在欧美等电影发达国家,剧本格式通常有严格的要求,甚至开发了相关的格式文本来规范,写作者只需要往里面填写相关内容即可,在美国,按照严格格式写作的剧本,通常每页纸的容量相当于银幕上的一分钟,这样制片人、导演、演员等阅读者可以从总页码的多少迅速估计影片的长度,也可以对每页纸内容的表现方式有一个大致的判断。 在中国,并没有相关的专门协会做出格式规定,市场也尚未提出这样的要求,由于文字的差异,我们也不可能完全克隆美国的版本,因此以下只是提供国内约定俗成的格式。 1. 片名/作者 如同我们常见的文章一样,在剧本首页最上方居中需要注明剧作标题,标题下方为作者及其联系方式。有些页码较多装订成册的剧本,往往会有个封面,封面上注明标题和作者,同时可以附注作者的联络方式等相关信息。 2. 人物介绍 在标题之后,正文之前,列一个主要人物表,介绍一下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和简单的性格特征,对阅
6 min read
如何增强你的表达力:视听通感
创意写作

如何增强你的表达力:视听通感

昨天看“大啊毛君”的视频,突然有了灵感,想要更新这篇关于“视听通感”的文章。所谓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各种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简单说,当我们可以描述出别人描述不出的颜色,描述出别人忽略掉的声音的时候,此时就产生了一种“视听通感”,这时你用语言描述出来,读者会产生感官共鸣。这个写作手法其实非常适合用在影视改编中,对小说中无法直接转化成画面的内容,使用“视听通感”,将抽象转化为各种具象的画面。当然,现代诗中也有运用,即通过五感描述来构成联想意象(从有形的特征到非具象的联系)。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所说:诗人感悟,联类不穷。以下给大家举些例子: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那笛声里,有故乡绿色平原上青草的香味,有四月的龙眼花的香味,有太阳的光明。——郭风《叶笛>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
4 min read
如何练习短篇创作?
创意写作

如何练习短篇创作?

不同于主题创作和联合制作,学生在校期间主要是练习短片创作,积累在剧作、摄影、剪辑等各个环节的实践经验。就剧作这个环节来说,训练的主要是选题创意能力、主题提炼能力、情节的构思和结构能力即叙事能力、人物的刻画能力等等。 关于选题、主题就不多讲了,对于初学者,个人经历、个人感受、个人见闻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主题要有现实意义、深刻性、能够以小见大,揭示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真理和生活感悟。 下面重点讲下“情节”和“人物”。 短片容量有限,与具有较大时间跨度的长片相比,通常会截取漫漫生活河流中一个或若干个戏剧性的片段、戏剧性的瞬间来传达某种有意味的主题。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横切面表达方式。 所谓戏剧性场面或瞬间通常指具有突转、惊愕、巧合、对比、悬念等非常态性质的场面和瞬间。由于短片容量有限,这些戏剧性瞬间通常采用结尾反转的方式被戏剧性的表现出来。这种手法非常类似相声里的抖包袱,前面一直在不动声色地铺垫,最后突然把一个令人意外的原因或结果给揭示出来。这种结尾的出人意料,在文学创作中类似于“欧·亨利式结尾”。 戏剧性的另一个层面就是把人物放置在一个戏剧性的情景中,让人物本性的东西展现出来,而这种本性带
3 min read
德勒兹电影思想:运动影像&时间影像
电影理论

德勒兹电影思想:运动影像&时间影像

德勒兹电影思想 作者:黄文达(发表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摘 要:德勒兹的电影理论是一种思维内在性研究理论, 他以影像本位为理论视角, 以感性与影像的“相遇” 式的研究取代了意义式研究的主流电影理论研究, 建立了以 “运动—影像 ” 与 “时间—影像”为主线、 以不可辨识区为核心原则的多维性、 生成性思维模式, 以 “第四人称单数” 的摄影机视点否定单一线性的叙事逻辑, 并以此界定传统经典电影与现代电影的区别, 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电影意识”既是一种影像哲学, 更是一种思维哲学, 在数字影片、 3D影片所展现的电影新景观时代, 表现为电影美学的新思考。 关键词:影像本位;“相遇” 式研究;运动—影像;时间—影像;不可辨识区;第四人称单数 法国思想家吉尔·德勒兹一再声明 , 他的两本关于电影的论作 :《电影 1:运动 —影像 》、 《电影2:时间—
24 min read
经典电影理论和现代电影理论的异同
电影理论

经典电影理论和现代电影理论的异同

一 经典电影理论一般是指60年代中期结构主义符号学电影理论兴起之前的以研究电影本体为核心的电影理论,包括电影美学、电影心理学、电影社会学等诸多形态;现代电影理论一般是指以60年代中期开始兴起的一系列新的电影理论思潮和流派,发轫于结构主义符号学电影理论,还包括后来的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女权主义电影理论、意识形态学电影理论等。(一般认为经典理论止于米特里,而现代理论始于麦茨)两者是连续性和断裂性的统一。他们统一于深层主题的连续性,即那些反复出现的论题,如电影的本性、电影的特性,其中最重要的则是电影与现实、或者说电影与真实的关系问题。经典理论研究的是电影作品和世界以及和作品自身的关系,而现代理论研究是电影作品和观众的关系。经典理论回答电影与现实关系是通过对感知的解释,而现代理论是通过分析影像与观众的关系。这种关系被确定为一种想象关系,即想象关系如何形成的叙事策略和由此造成的意识形态快感。观众取代现实成为基本的参照点。现代理论甚至认为,电影再现的现实就是自我。博德里的“电影机器意识形态”和巴赞的“完整电影的神话”的对立恰为明证。这个从经典理论到现代理论的过程,就是一个从单纯对客观世界的探究进
5 min read
特吕弗的“安托万”系列
影评

特吕弗的“安托万”系列

【特吕弗之安托万系列】特吕弗一共就安托万的成长拍了五部电影,除了《四百击》外,从《20岁之恋》《偷吻》《床与板》到1979年的《溜掉的爱情》,前后长达20年。我们如同特吕弗,一起在这些电影中随着安托万成长,看着雷欧从小孩变成大人,这在世界电影史中也不多见。 选自《法国电影新浪潮》焦雄屏 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版) 童年•自传•安托万五部曲 安托万系列使特吕弗能结合他一贯坚持的“教育”和“艺术”两大主题,他与雷欧相互的艺术经验对他们俩都达到了教育的意义。安托万的电影系列我们并不能孤立来看。《四百击》和其他新浪潮电影一样,并没有明显的开端及结束,电影始于巴黎街景,接着由安托万的家庭及学校生活点滴,涓涓细述到安托万不被人谅解、残忍地被送进感化院。片尾安托万逃出感化院,一路奔向海边,画面冻结在安托万面朝镜头的凝视。许多影评研究过这个“不是典型戏剧的结尾”,大抵认为安托万的冻结凝视意义相当“含糊”(非否定之义)。安托万挣脱了一切束缚逃向自然,画面却由移动镜头一下变成凝固镜头画面。这种由流动到戛然而止的画面,使安托万的自由及束缚间产生许多张力。
3 min read
乐黛云:中西诗学中的镜子隐喻
文学理论

乐黛云:中西诗学中的镜子隐喻

此文摘选自《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十讲》 一 类比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一个比喻,如果偶尔提及,那只是在特定时间和空间说明某一问题;如果在某一领域被多次提到,并成为反复说明某种理论的依据,那么,它本身就成为构筑这一理论的组成部分。在这种情況下,研究这种比喻就成为理解这种理论的一个方面。在中西诗学中,镜子属于这样一种比喻。 西方从柏拉图开始,就用镜子作为比喻来说明文学艺术的模仿特性。他认为艺术家就像旋转着镜子的人一样,“拿一面镜子四面八方地旋转,你就会马上造出太阳、星辰、大地、你自己、其他动物、器具、草木……“。在他看来,绘画、诗歌、音乐、舞蹈、雕塑都是模仿,有如镜子中的景象。在柏拉图之后,镜子这个隐喻在诗学领域内长期被沿用,并派生了多方面的意义和用法。 沿着柏拉图的思路,镜子被许多西方诗学家用来比拟映照出周围世界的艺术作品。相传曾是古罗马著名修辞学家西赛罗的名言,喜剧是“生活的摹本,习俗的镜子,真理的反映”这句话曾被广泛引用;荷马的史诗《奥德修纪》被称为“人类生活的明镜“;莎土比亚被认为“应该受到这样的称赞:
22 min read
电影中的画框论与窗论
电影理论

电影中的画框论与窗论

画框论、窗户论和镜像论三种电影理论勾勒出了世界电影理论史发展的总体脉络,深刻地影响了电影的发展历程和人们对于电影的认知,它们共同奠定了电影理论不可动摇的根基。 “窗户论”,巴赞和克拉考尔主张纪实主义的电影美学,电影是对现实世界的复制,把电影银幕当做观察世界的窗口,而银幕外的世界是无限延伸的; “画框论” 爱森斯坦在蒙太奇理论的基础上,更倾向于把电影银幕看成是—个画框,强调导演赋予影片的意念和思想; “镜像论”,麦茨用精神分析学和语言学领域的知识来研究电影,把观影主体与电影表意联系起来,根据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提出电影的“镜像论”。 一、爱森斯坦:“画框论” 爱森斯坦的电影属于现代主义电影,有非常强的形式主义的风格。画面精挑细选,简直非常讲究,为了凸显它所谓的某些特殊含义。所以电影的每一帧画面都好比现代主义的绘画作品或者摄影作品。他强调局部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强调局部画面连接所成为的含义。所以他画框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爱森斯坦甚至把电影当成一种特殊的绘画作品。 二、巴赞:〝窗户论”与"生活的渐近线" 巴赞的电影美学,包括他的电影影像本体论、电影起源的心理学、电影语言进化观,
7 min read
彼得·沃伦:结构电影作者论
电影理论

彼得·沃伦:结构电影作者论

“结构电影作者论”这一理论在20世纪60年代,由英国影评家杰弗里·诺埃尔-史密斯首倡,并由彼得·沃伦充实修正的以结构主义原理阐释作者论的理论。结构作者论主张引入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分析法,为作者论提供科学依据。结构作者论认为,在作者(导演)的作品系列中存在着一个潜在的、对其表面题材和处理手法起支配作用的基本结构,批评的主旨就在于揭示这种从内部起限定作用并使该作者的作品表现出有别于其他作品的特征的结构。结构作者论作为作者论的修正,影响了70年代中期英美电影理论的走向。诺埃尔-史密斯的《论维斯康蒂》和彼得·沃伦的《电影中的符号与意义》(1969)等著述是结构作者论的代表作。 “每个导演一生只拍摄一部影片,一个批评家的工作是去发现他。” 这里所谓的“一部影片”,当然并非指一部电影,而是旨在强调,在任何一位电影艺术家的作品序列中,都必然存在着某种近乎不变的深层结构,这位导演的不同作品仅仅是这种深层结构的变奏形式——无论其诸多作品有着可直观辨识的风格特征,或面目各异、五彩纷呈。例如彼得·沃伦在分析美国导演霍华德·霍克斯执导的风格不同的诸多电影时,发现了每部电影中都蕴含了一种在挫败
3 min read
苏珊·朗格的"梦境说"
电影理论

苏珊·朗格的"梦境说"

苏珊·朗格(Susanne K.Langer,1895~1982) 德裔美国人,著名哲学家、符号论美学代表人物之一,E·卡西尔的门徒,先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等校任教,主要著作有《哲学新解》《情感与形式》《艺术问题》等。 《感受与形式(自哲学新解发展出来的一种艺术理论)》是20世纪西方符号学美学的代表作,分艺术符号、符号的创造、符号的力量三个部分探讨了作为感情表现符号的艺术问题。作者把艺术问题、艺术符号上升到哲学的角度,着重探讨了音乐,舞蹈,文学,戏剧等艺术符号、艺术符号的表现力以及作品与观众的联系等问题。 "梦境说" 电影观念从爱森斯坦的“画框论”、巴赞的“窗户论”、麦茨的“镜像论”到苏珊·朗格的“梦境说”,几经更迭。上一篇文章我们已经讲过前三种理论,今天就来说说苏珊·朗格的"梦境说&
3 min read
安东尼奥尼《夜》
影评

安东尼奥尼《夜》

夜 La notte (1961) 本片获1961年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导演: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编剧: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 恩尼奥·弗拉亚诺 / 托尼诺·格拉 主演: 马塞洛·马斯楚安尼 / 让娜·莫罗 / 莫尼卡·维蒂 / 伯恩哈德·维基 / 罗西·马扎库拉蒂 这是发生在米兰的一对夫妻的故事。Giovanni Pontano(马塞洛•马斯楚安尼 Marcello Mastroianni 饰)是一个有名的作家,他有一个美丽的妻子Lidia(让娜•莫罗 Jeanne Moreau 饰)。他们来到医院看望身患重病的朋友Tommaso,Tommmso对Giovanni的新书赞不绝口,然而疾病给他带来的疼痛让他十分痛苦。Lidia无法忍受看着这样一个病人,先离开了,Giovanni却被一个女病人所引诱。Giovanni再次见到Lidia时,两人间的气氛显得十分异样。两人先是去参加了出版社举办的Giovanni的新书发布会,
7 min read
斯派克·琼斯与《改编剧本》Adaptation. (2002)
影评

斯派克·琼斯与《改编剧本》Adaptation. (2002)

关于《改编剧本》 导演: 斯派克·琼斯 编剧: 苏珊·奥尔琳 / 查理·考夫曼 主演: 尼古拉斯·凯奇 / 蒂尔达·斯文顿 / 梅丽尔·斯特里普 / 克里斯·库珀 / 玛吉·吉伦哈尔 女记者苏珊(梅丽尔•斯特里普 Meryl Streep 饰)采访了一个因酷爱兰花,经常偷采兰花而满身官司的“采花贼”,并将此人的故事加工成了传记小说《兰花窃贼》。不久,好莱坞某电影公司将这本书的改编权买了下来,并请来了颇负盛名的改编人查理(尼古拉斯•凯奇 Nicolas Cage 饰)来将它改编成电影剧本。 无奈查理已江郎才尽,他绞尽脑汁都无法完成《兰花窃贼》的改编。查理无奈之下只好向原作者苏珊求助,但性格内向的查理见到了美艳华贵的苏珊竟紧张得说不出话来。他只好叫来了对编剧极感兴趣并想涉足其中的弟弟唐纳德来帮忙。 兄弟两在改写剧本时历经了一系列曲折。查理突发奇想,
7 min read
是枝裕和与《小偷家族》
影评

是枝裕和与《小偷家族》

《小偷家族》获得「戛纳金棕榈奖」 《小偷家族》是日本电影第五次夺得戛纳金棕榈奖,是枝裕和也成为继黑泽明、衣笠贞之助、今村昌平之后,第四位获得这一殊荣的日本导演。其实,入围今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日本导演除了是枝裕和,还有一位导演,滨口龙介(《夜以继日》)。这些年,日本电影一直备受戛纳电影节乃至世界三大国际A类电影节的青睐,像是枝裕和,不仅在2004年凭借无人知晓让时年14岁的小主演柳乐优弥成为戛纳历史上最年轻的影帝,2013年后执导的几乎每部影片(如父如子,海街日记,小偷家族)都被戛纳或威尼斯钦点参与主竞赛单元角逐。 日本电影变革 日本电影能够获得青睐,与其高水准的艺术质量有直接关系。在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日本影坛受到世界影坛变革的激荡,大师辈出,在电影方面成为整个亚洲最重要的区域,对亚洲电影的整体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像之前获得金棕榈奖的衣笠贞之助、今村昌平和黑泽明,基本都是上世纪60年代培养出来的。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拍电影的是枝裕和,既继承了日本电影温情派,如小津安二郎电影的传统,其电影语言还受到了台湾电影侯孝贤的极大影响,融入中国的东方美学,无论议题提炼还是其
4 min read
现代人的困境—从精神分析视角解读《儿童法案》
影评

现代人的困境—从精神分析视角解读《儿童法案》

关于《儿童法案》(The Children Act): 电影《儿童法案》改编自英国当代著名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同名小说。电影围绕女法官菲奥娜的家庭和职场两条线索展开,为观众呈现了一桩桩宗教与法律相抗衡的案件。本文通过对这两条线索的梳理和分析,论述资本主义社会现代人所面临的生存困境。 麦克尤恩的小说创作在文学评论家的眼中历来都以刻画平凡人物的情感事件勾连人性见长。电影和小说的叙事内容之间的差异微乎其微,但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小说在出版后仅三年就搬上了银幕,而麦克尤恩此前的作品如《在切瑟尔海滩上》或是《赎罪》都时隔数年才被拍摄成电影。除了《儿童法案》这部小说的可改编性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其叙述主题—即描述现代人的生存困境,而这一主题也是当下电影创作的一种潮流,两者可谓一拍即合。 在深入分析之前,我们先来看下这部电影的剧情简介: 声名显赫的高等法院法官菲奥娜,她和教授丈夫杰克的婚姻来到破碎的临界点,而一项棘手的案件又摆在她面前:是否应该强迫一位未满18岁、拒绝接受输血治疗的白血病患者活下去?菲奥娜前去医院探望患病男孩亚当,这起谈话带给了两人深远的影响,不仅让亚当产生全新的强烈感受,也将菲
10 min read
电影《煤气灯下》— 心理控制与被控制
影评

电影《煤气灯下》— 心理控制与被控制

关于《煤气灯下》(Gas Light): 美国1944年影片。英格丽·褒曼主演,并以此片获得第17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剧情】 美丽少女宝拉,转角遇到爱情后,终于淡忘了数年前姨妈被害的惊痛,与新婚丈夫一同搬进了姨妈留给她的伦敦的老房子。宝拉自幼失去父母,由姨妈养大。姨妈曾是成功的歌唱演员,红极一时,多年前遇害时,宝拉在楼上听到声音,匆忙下来,只见到她倒在血泊中。案子一直没有破,这房子已经尘封多年。 宝拉无意中发现了姨妈被杀前两天别人写来的求见信,信被丈夫猛然夺过,说想让她忘记惨痛的过去。而后,一系列怪事开始了。宝拉不知怎么弄丢了丈夫送她的胸针;家里墙上的一幅小画莫名其妙几次被人移到楼梯角落——家中除了夫妇俩,总共只有一个年轻女仆,一个年老耳背的女佣,那两人都发誓没有动过,宝拉也觉得自己没有,可是这类事情一多,她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记忆……丈夫要安静作曲,每晚外出;之后家里的煤气灯忽然变暗,按理说是有人开了瓦斯,可是家中女仆谁都没有这样做。更让宝拉心惊胆寒的,是在卧室里听到楼上的脚步声。而家里的小阁楼堆积着姨妈的遗物,从她搬进来,就封死了。她不敢出门,越来越怕自己心智失常。 一
6 min read